丑闻?破产?《激流男孩》电影7年难产终迎来《The Boys of '36》

发表时间:2020-01-10 16:36作者:乔希来源:和鹭赛艇俱乐部
文章附图
关注公众号

对话框回复“激流男孩”

直接观看电影~



相信所有玩赛艇的人对《激流男孩》(The Boys In The Boat)这本书都不陌生吧?有多少人是像小编一样刚刚爱上赛艇,连转桨都没学会的时候就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?有多少人是跟小编一样含着泪水读完最后两章的?好几年前就听说《激流男孩》要改编成电影了,好几年过去,却始终未见上映。。


2011年,作者丹尼尔·詹姆斯·布朗把《激流男孩》的电影版权卖给了哈维·韦恩斯坦,这个名字大家乍听起来不太熟悉,但说起他制作或发行的电影,大家应该就耳熟能详了:《西西里的美丽传说》(小编最爱的电影之一)《杀死比尔》《指环王》《国王的演讲》《大艺术家》《被解救的姜戈》《英国病人》。。



左二是哈维·韦恩斯坦


制作一部电影,当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。虽然进展缓慢,电影的前期准备、架构、剧本确也在稳步推进。《激流男孩》的原型故事本身就是一段传奇,再加上布朗引人入胜的笔下功夫以及拿了n次奥斯卡奖的金牌制作人,北美的电影媒体普遍认为这将是一部超过同样题材的《奔腾年代》的精彩电影。


时间来到2017年10月,社交媒体上掀起了反抗性侵犯与性骚扰的#Me Too运动,而这个运动的导火索就是《纽约时报》和《纽约客》披露了数十位女演员指责哈维·韦恩斯坦利用他的权位对她们进行了性侵的报道。此后越来越多的女性站出来公开她们受到哈维侵犯的经历,公开的受害者竟达到100位以上,其中竟包括安吉丽娜·朱莉、在《钢铁侠》中饰演小辣椒的Gwyneth Paltrow、“大表姐”珍妮佛·劳伦斯等知名一线女星。



被#Me Too揪出的两个大佬


很快,身败名裂的哈维被他一手创立的TWC公司开除,而持有《激流男孩》电影版权的TWC公司也在2018年3月份正式宣告破产。这下,《激流男孩》电影的命运就如同它的主角们一样多舛。


2018年7月,破产的TWC公司的资产被拍卖,最终Lantern Entertainment以2.86亿美元拍下了TWC的所有资产,其中也包括《激流男孩》电影版权。版权易主,谁也不知道这到底意味着什么。作者布朗对媒体说他“对于电影的未来感到十分焦虑,但是也只能静观其变。”


一直关注电影进展的不只是原作者本人,还有多方人士和机构,故事的起源地华盛顿大学也是其中之一。华盛顿大学赛艇队甚至发起了“带男孩们回家!(Bring the Boys Home!)”的召集运动,目标是筹款3百万美元来推动电影的制作。


2018年10月份,Lantern Entertainment对外宣布他们将联合米高梅公司来制作自收购TWC以来的首部电影——《激流男孩》。米高梅公司的电影部门总裁Jonathan Glickman接受采访说:“这个故事的主题、人物和设定,决定了它必须被搬上大荧幕,我们很荣幸能把它带给全世界的观众。”



米高梅公司的logo


然而截止到目前,这部电影并没有进一步的消息,吾等观众只能继续耐心等下去了。7年时间过去了,就在《激流男孩》改编电影难产之时,另一部由美国PBS电视台制作的《激流男孩》纪录片却已经上映了。它的正式片名是 The Boys of '36,意为“36年的(那些)男孩”。


电影实在太精彩了,原著里的一幕幕都变成了影像,小编看完之后心情久久无法平静。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可以独飨!于是小编花了不知道多少个晚上等娃睡觉之后的宝贵时间,一字一句将这部电影翻译成中文,希望跟所有喜欢赛艇的人分享这部影片。


·   正   ·   片   ·   来   ·   啦   ·


影片讲的是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的9位大学生,代表美国参加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,并最终夺得金牌的故事。但如果只是这么简单,这9个男孩的故事也不至于能成为一段传奇。这,还得从故事的主人公——乔伊·瑞兹说起。



左2是乔伊


乔伊·瑞兹出生于Spokane——华盛顿州东边的一个边陲伐木小镇。他四岁的时候,母亲死于肺癌。他记得母亲从嘴边取下的沾满血迹的手帕,他也记得参加母亲葬礼的情景,但他那时候并没有意识到棺材里的是他的母亲。然而,幼年丧母仅仅是乔伊童年不幸的开始。


母亲去世后,他被送去东部跟姨妈生活了一段时间。后来,他的父亲又把他接回去,这时候他的家庭里多了三个成员,继母和两个弟弟。继母几乎从见到乔伊的第一眼就开始讨厌他。有一次,乔伊跟一个弟弟吵闹了起来,继母大发雷霆,把乔伊赶出了家门。父亲没有办法,只能把乔伊带到了附近的学校。学校的老师同意乔伊可以住在学校里,前提是乔伊负责每天砍柴,保证学校的锅炉不管白天黑夜柴火都是满的。



乔伊和继母一家


学校只能提供住宿,不提供食物。于是乔伊还必须每天在工厂的食堂打工,以此来换取三餐。这个时候的乔伊10岁,基本上是自己养活自己了。


后来,乔伊一家又搬去了另外一个小镇。一天放学回家,乔伊看到家里的行李都放到了车上,全家人也都在启动了的车里面。父亲对乔伊说:“我们在这里活不下去了,要去另外一个地方,但问题是,我们没办法带上你,你继母不想带上你。”说完父亲就开车走了。


这个时候正值美国的大萧条时期,孩子被抛弃甚至被卖掉的事情在整个国家都时有发生。接下来的两年,乔伊只能想尽各种办法养活自己。打猎、捕鱼、帮人干农活、当伐木工、甚至偷别人的酒倒卖,这些他都做过。而且从始至终,他还一直坚持上学。


有一天,华盛顿大学赛艇队的主教练尤普瑞森来到乔伊的高中挑选赛艇苗子,他第一眼就注意到个子高挑的乔伊。乔伊因为一直干体力活,所以有很好的肌肉力量。



高中运动队的乔伊(后排右二)


乔伊做梦也没想到过他还能上大学。


1933年秋季,有几十名学生参加了赛艇新生队的训练。训练非常辛苦,每周至少训练五次,很多时候一天要训练两次,同时还要保证学业,每周都有人退出。到这学期末,只有9个人能最终留下来,组成33级的新生队。乔伊最终成为了新生队强有力的一员。


33级赛艇新生训练


然而对于乔伊来说,赛艇训练并非最大的困难,如何挣钱交学费和养活自己才是。那时候的华盛顿大学并不对赛艇队员提供奖学金。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当时的背景,彼时的华盛顿大学以及大学所在的西雅图,远远不如今天这样知名。30年代的西雅图,是一个人口只有二十万的小城市,支柱产业是伐木业,地处美国的最西北部(阿拉斯加除外),西雅图之于当时的大多数美国人,就好比是现在新疆边境的某一个小城给到我们的感觉。西雅图的崛起要等到二十多年后珍珠港事发,大量的人口涌入西雅图的波音工厂,那是后话了。(实际上,直到乔伊和他的伙伴们赢得了柏林奥运会的赛艇金牌,很多美国人才第一次听说“西雅图”这个名字)



33级赛艇新生训练


不只是乔伊,新生队里的其他人同样是贫苦出身,他们也面临同样的考验。Gordy Adam一直在渔船上干活来挣学费。Roger Morris一有时间就去当搬运工人,那时候很多人因为大萧条失去的自己的房子,需要搬家,所以对这个工种的需求量很大。Stub McMillin则每天晚上都去当清洁工。。。



乔伊队友的合照,衣着褴褛


1934年6月,大学第一年的尾声,乔伊跟着华盛顿大学赛艇队来到纽约,参加全美大学生赛艇锦标赛。在这里,乔伊和他的队友将面对康奈尔大学、哥伦比亚大学、宾夕法尼亚大学、普林斯顿大学这些东岸常春藤联校的赛艇强敌。这些藤校的赛艇队员都是美国最精英的阶层出身,与乔伊他们简直是天差地别。


30年代的美国,不管是东岸还是西岸,赛艇比赛是全国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,就如同今天的超级碗和NBA。数十万计的粉丝会到场观看比赛,当时甚至会沿着河岸铺设轨道,由专门的观赛火车载着观众沿河行驶,以便观众能实时看到赛况。



赛艇比赛观赛火车


校队组的比赛由一直以来的西岸劲旅加州大学夺冠。校队组之后进行的是新生组的比赛,结果出人意料。乔伊所在的华盛顿大学新生队,以超过第二名雪城大学5个船身的优势夺冠。更令人惊讶的是,其它队伍冲线之后全都前俯后仰气喘吁吁,而乔伊和他的队友们则非常平静若无其事地坐着。《纽约时报》评论说,乔伊们的表现是“惊奇”和“平静”。


时间来到1935年,对于主教练尤普瑞森和华盛大学赛艇队来说,目标就只有一个,在新生队、乔伊所在的二年级队和高年级队中选出最强的一支队,代表华盛顿大学赢得国内的奥运会的预选赛,最终代表美国去到参加36年的柏林奥运会。


乔伊的二年级队虽然一经亮相就颇露锋芒,但是成绩却时好时坏,跟高年级队其实难分伯仲。春季的赛季,二年级队被提名为校队,代表学校参加比赛,但是成绩不如人意。到了夏季,尤普瑞森反悔了,重新提名高年级队为校队,参加本年度的全美大学生赛艇锦标赛,结果是惨败。华盛顿大学的艇库里硝烟味十足,队伍之间互不说话,甚至开始拳脚相向。



最左边的是华盛顿大学,右边是终点


经过一整年的竞争,主教练的心里始终没有答案。很快来到1936年的赛季了,尤普瑞森决定打破惯例,不再指定某一只队伍作为校队,而是把所有队员打散随机编排,校队的9个位置对所有人开放,每个人都可以“自由竞岗”。


这其中,第一个竞岗成功的是35级的新生——唐·休谟,作为新生队的领桨手,他虽然仅仅才训练了一个赛季,但因为他天生的对水、对速度、对节奏的感觉,获得了主教练的青睐。休谟也是草根出身,8岁起就一直在造纸厂里打工,因为一直吸入工厂里的废气,他一直在跟呼吸道疾病做斗争。而这,也给后来的奥运会之旅埋下了隐患。



唐·休谟


不久,舵手和7个桨手都确定了下来,现在只剩最后一个位置了。尤普瑞森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个名字,这个名字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出现过了,这个人就是乔伊。尤普瑞森其实从一开始就很看好乔伊的潜力,于是他把乔伊放回艇上,接下来的几次训练,船速明显加快了。但是没过多久,船速又慢了下来。主教练不明白,为什么乔伊表现会这么不稳定呢?


他每次训练都会特别关注乔伊,他发现乔伊有时候划艇顺畅有力,简直能达到人船合一的境界,有时候却又非常低落,表现糟糕。


其实乔伊这个人有一个特点,就是从小到大的生活经历教会他一个原则,就是任何事都不要指望别人,只能靠自己。也正是靠着这个原则,他才走到了今天。但是这个原则与赛艇是背道而驰的,在艇上,你必须倚靠和信任你的队友。


尤普瑞森实在拿乔伊没有办法,于是他决定求助于另外一个赛艇好手,同时也是造艇大师——乔治·波克科。一天,他带着妻子到波克科夫妇家吃饭,席间他专门讲了乔伊的事情,他对波克科说:“乔治,我实在没辙了,拜托你帮我一个忙,你能去找他谈谈吗?”


读过他语录的人都知道,波克科不仅是一个赛艇人和一个造船大师,更是一个智者。波克科已经来到华盛顿大学超过20年了,实际上,他的造船工坊就设在华大的艇库二楼。与尤普瑞森一起进餐后不久,他在艇库遇到了乔伊,他邀请乔伊上楼参观他的工作室,并对乔伊讲解他的造船方法。作为一个工程系的学生,乔伊对此很感兴趣。



左为波克科,右为尤普瑞森


随着他们聊天的次数越来越多,波克科也慢慢了解了乔伊的身世。波克科的母亲是在他出世之后6个月去世的。他知道失去母亲对一个孩子来说,心里会留下多少空白,他也知道如何弥补才能使自己完整起来。他能理解乔伊,他设法让乔伊知道,要卸下心防,相信他的队友。他告诉乔伊,每次划完船,要有一种感觉,就是自己内心的一部分,永远留在了船上。

很难让船到达你期望的速度。敌人当然是水的阻力:船入水之后,排开的水量等于人与设备的总重量,这部分提供了浮力,但同时也就是阻力之所在。人生也是如此,你要克服的难题也会在克服的过程中成为你的助力,让你变得强壮。——乔治·波克科


1936年3月21日,乔伊发现黑板上自己的名字跟1号位罗格·莫瑞斯、2号位畅克·戴、3号位戈登·亚当、4号位约翰·怀特、5号位吉姆·麦克米伦、6号位矮人亨特、领桨手唐·休谟放在一起,他自己则是7号位。除了亚当和休谟他不熟悉以外,其他人都跟他当过工友。吉姆跟他一起当清洁工,戴和怀特则和他暑假一起进山当过伐木工。来到艇上,大家都跟他热情的打招呼,吉姆说:“我看今天的船是要飞起来了。”


当天的划船体验是乔伊以前从没有过的,他听从波克科的教导,选择了相信,选择了投身于团体,而这群人也刚好是他熟悉的,他们一样穷困,一样草根出身,一样的经历。乔伊感觉他不是在划船,他的只不过是前面的人的身体的延伸,又把自己的动作传递给下一个人。


主教练尤普瑞森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:“做了人员的调整,确实改善不少。”3月22日的训练,他们这条船从头到尾都领先其他船。3月23日,他们一开始就领先了4个船身,最后以7个船身收场。3月28日,尤普瑞森下定决心,这条船就是他想要的。


当天下午,波克科给造好的新船举行了下水仪式,他给这条船命名为“快驹哈士奇”,并往船头倒了一瓶神秘的液体。男孩们围过来,努力用鼻子嗅,想闻出是什么液体,波克科笑着说:“是德国酸菜汁,好让它提前适应柏林的气息。”



尤普瑞森宣布名单


1936年4月18日,华盛顿大学新校队将面临第一次挑战,在太平洋赛艇赛中迎战劲敌加州大学队。比赛开始,加州大学一下子就领先了,两队桨频一直保持在35桨,到四分之三英里处,华盛顿大学还是追不上。这时候舵手墨赫动起了脑筋,他要求领桨手休谟把桨频降到29桨。休谟照做了,几乎同一时刻,乔伊和他的队友们找到了摆荡点,他们的船变得更平顺,每一桨都又长又有力量。


到一英里处,两船的船头已经持平,并且华盛顿大学还在慢慢超前。加州大学的舵手大吃一惊,发出了“大力十桨”的指令。墨赫回头看了一眼,没有理会受到对方的诱惑,继续保持29桨频。加州大学的“大力十桨”没有效果,过一会,又再一次“大力十桨”,墨赫依然不为所动,继续稳定29桨频。两英里的时候,华盛顿大学已经领先四分之三个船身。剩下最后一英里的时候,墨赫要求把桨频提升到32桨,这下华盛顿大学逐步拉开了距离,最终以超过赛事纪录37秒的成绩获胜。



击败老对手加州大学队之后,男孩们迎来了最关键的一役。


1936年7月4日,奥运会的选拔赛在普林斯顿举办。参与角逐柏林参赛权的6支队伍分别是:华盛顿大学队、加州大学队、宾夕法尼亚大学队、海军大学队、普林斯顿大学队、纽约体育俱乐部队。乔伊他们被普林斯顿大学精美的校园和艇库惊呆了,他们看着艇库的大理石拱门,感觉这不是一座艇库而是一座图书馆。比赛场地是精心修建的人工河流,当初普林斯顿大学的赛艇队员们在学校附近的河里划船,因为河里还有货船和客船,危险又不便,所以钢铁大王安德鲁·卡内基索性斥巨资买下了3英里长的地产,建了一条专门的赛艇道。


普林斯顿大学和其它队伍的赛艇队员虽然基本都出身富贵家庭,但也绝非等闲纨绔之辈,实际上,他们实力非常强劲。他们不用担心生活上的琐碎,更能专心训练,他们将赛艇视为精英的运动,一心要维护精英阶层的体面。


虽然现在的华盛顿队的实力很强,但是尤普瑞森还是有一些担心,因为他们之前的比赛一直是4英里(6.43公里),而奥运选拔赛比的是2公里。


比赛开始,华盛顿的起航一如既往的糟糕,一下子就落在最后面。其它队伍以四十的桨频冲在前面,而华盛顿则在墨赫的指挥下,很快把桨频降到三十四桨,虽然桨频慢了不少,华盛顿大学却紧紧跟在后面,没有被拉开距离。


他们八只桨同进同出,几乎没有激起半点水花。到了最后五百米的时候,华盛顿大学已经追到第二位。暂处第一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舵手看到了华盛顿的船头,吓了一跳,命令船队把桨频提升到了惊人的四十一桨!但是并没有任何效果。这时候墨赫对着休谟大吼了一句:“就是现在!”华盛顿大学的桨频也提升到四十桨,他们的船就像是脱了缰的赛马冲了出去。


冲过终点之后,华盛顿大学的男孩们没有停下来,而是继续往前划了好长一段,毕竟2公里的距离,还不到他们平时比赛的一半。矮子杭特后来写信给父母说:“这场比赛最后的二十桨,是我这辈子感觉最棒的二十桨。”赢得奥运会代表权之后,乔伊和伙伴们的脸上都挂着大大的笑容。


他们的主教练此刻却笑不出来。


美国的奥委会主席,同时也是费城运动俱乐部的主席亨利·伯克把尤普瑞森、波克科叫进房间,通知他们如果华盛顿队要去参加奥运会,经费要自己出。伯克说他们没有经费给到华盛顿队。同时他还补充说,费城是有很多经费的,所以身为本场比赛亚军的宾夕法尼亚大学(宾大的所在地就是费城),很乐意代替华盛顿大学出征柏林。



赢得预算赛,亨利·伯克为乔伊他们颁奖


尤普瑞森脸色铁青,在此之前,美国奥委会从来没有明示或暗示过参加奥运费的费用要他们自己出。他清楚知道,他的这群队员,不像他们的对手们,既不是大企业主的公子,甚至连中产阶级都沾不上边,是不可能拿出钱的。实际上,他们此次来普林斯顿参加预选赛的经费,已经是学校竭力向校友和西雅图市民筹集资金而来的。伯克还举例说,1924年耶鲁大学赛艇队代表美国参加奥运会就是自掏腰包的。但是,他们能和耶鲁大学比吗?


尤普瑞森强迫自己冷静下来,问伯克说要多少资金,要多少时间内筹集好。伯克说五千美金,本周之内,否则就让宾州大学队去柏林。


尤普瑞森没有告诉队员们经费的事情。


他当晚打了一份电报将情况告知西雅图的有关人士,消息传到了报社,报纸连夜排版印刷,第二天一大早就纷纷报道了此事。看到报道,整个西雅图的人都动员了起来。放暑假的女学生拿着小罐子,挨家挨户敲邻居的门进行募捐。华盛顿大学连夜制作了数千枚徽章,暑假留校的学生立即走上街头贩卖起来,一枚50美分。没过多久,电报从华盛顿州的各城市、各乡镇、各村庄涌进报社。


世外桃源酒吧捐了5美元;财大气粗的标准石油公司捐了50美元;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助者捐了1美元;墨赫的老家蒙特萨诺共捐了50美元......一天之内,西雅图商会主席就把筹集来的5000美元支票装在信封里,寄给了尤普瑞森。


男孩们终于可以前往柏林了。



乔伊和伙伴们带着赛艇登上曼哈顿号邮轮前往柏林


背景资料小编就介绍到这里,这群来自底层的男孩们到了柏林又会遇到怎样的困境,大家自行在电影里看吧,小编就不剧透了。


这里再补充一个有趣的细节:


大家留心看电影的话,会发现奥运会决赛的时候,其它队伍都是穿着统一的比赛服上场比赛的,只有乔伊他们穿着各自破破烂烂的短袖短裤比赛,就好像他们参加的不是奥运会,而是平时华盛顿湖上的一场日常训练而已。实际上,美国奥委会给他们发了统一的服装,只不过他们不舍得穿而已。




上图是德国队的队服,下图是美国队的“队服”


小编很喜欢电影结尾的一段话:


他们被认为是草根战胜了精英阶层。他们的背景各不相同,却走到一起,在一个没有给予他们尊严的社会里,竭力寻找自己的尊严。我喜爱这个故事的原因就在于——他们都推翻了人生给他们预设的剧本。


The End


关注公众号

对话框回复“激流男孩”

直接观看电影~


首页   和鹭业务   产品服务   关于我们   公司动态   联系我们

客服电话::19928701511

公众号:和鹭赛艇俱乐部

邮箱:market@hegret.com

公司:深圳和鹭赛艇体育科技有限公司

总部地址: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科技南十二路2号金蝶软件园

关注和鹭公众号
联系微信客服